为什么对新手来说制作吐司这么难,是技术原因还是面粉不好?其实,制作吐司的难度比普通甜面包大,是因为吐司需要的膨胀程度更高(或者叫比容积更高),要求的面筋程度也更高。这就意味着要选用蛋白质含量达到一定标准的面粉,并且进行适当的揉面与发酵,使面团膨胀到恰到好处。我们暂且抛开技术不谈,只研究一下面粉的因素。
四种吐司
市场上可以制作面包的面粉有很多,不同的品牌都有各自的标准。尽管现在商家都会在包装上标明适合制作面点的种类,但我们要从本质上判断一款面粉是否适合制作吐司,可以先从观察它的蛋白质含量开始。一般来说,蛋白质含量在11%以上,就能达到制作吐司的最低标准了。
面粉蛋白质含量
其实除了蛋白质含量,还有其它因素影响到面粉的性能,从而影响面包成品。诸如面粉颗粒大小、麸皮、所用添加剂等,但这些指标不容易量化对比,而且影响程度相对较小,这里暂且忽略。
我们选择几种最具有代表性的面粉来制作吐司:国产高筋面粉的蛋白质含量约为13.5%,国内品牌主要有金像、王后、新良、白燕等;日系高筋面粉的蛋白质含量约为11.5%,大家耳熟能详的有日清山茶花、日本制粉的凯萨琳等;中筋面粉(又叫多功能面粉或通用小麦粉等)的蛋白质含量约为11%,有很多国产品牌都在生产这类多功能小麦粉;全麦粉的蛋白质含量在11-15%,鲍勃红磨坊、王后、金像、顶焙都是不错的选择。
四种面粉
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,国产高筋面粉是指由国内厂商采用北美地区的小麦,用国内生产工艺制成的高筋面粉,它的蛋白质足够高,性价比也高;日系高筋面粉是指由日本厂商采用日本或北美小麦,依靠比较先进的日本生产工艺制成的高筋面粉,虽然蛋白质含量略低一些,但做吐司是游刃有余的;中筋面粉的蛋白含量在9-11%,如果用来做吐司,我们尽量选择蛋白质含量最高那几款;全麦粉指的是由整粒小麦研磨而成的面粉,而不是通过向高筋面粉中兑入麸皮那种伪全麦粉,也不是高筋全麦粉(兑入高筋面粉的非100%全麦粉)。
国产高筋面粉与日系高筋面粉制作出的吐司有哪些区别?中筋面粉能不能做出成功的吐司呢?100%全麦吐司的成品怎么样?带着这些疑问,我们用以上几种面粉分别制作吐司,一探究竟。
实验介绍
下面我们采用这4种面粉制作吐司来测试,对比成品的外观、质地、口感区别。实验的基本原则是,除了面粉不同外其他条件尽量相同,比如配方、模具、整形手法、发酵、烘烤等。诚然,无论是制作过程的手工误差,还是成品对比的个人主观性,都会影响到实验结果,但我觉得这个实验依然可以为大家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。
由于不同面粉的颗粒大小、蛋白质含量、麸皮含量、添加物(淀粉酶、维生素C等)的不同,会导致它们的吸水率不尽相同。为了让所有面团的软硬度相差无几,对中筋面粉的面团水量适当减少,全麦粉的面团水量适当增加。另外,全麦粉因为麸皮的干扰,面团膨胀程度非常低,为了确保成品拥有一定高度方便做比较,全麦粉增加至300克,其余3种面粉用250克即可。
实验以国产高筋面粉为对照组,其它三种面粉为实验组。
四种面粉吐司配方
此表为4种面粉吐司的配方,每个单元格上面是原料的重量,下面是相对应的烘焙百分比,实验中采用的模具为450克低糖吐司盒。烘焙百分比可以这样理解,我们假设面粉的烘焙百分比永远为100%,用其它各个原料的重量除以面粉的重量,即为它相应的烘焙百分比。
相同模具
实验过程
制作过程按照直接法的基本流程,先将面团揉到完全扩展阶段(需要14-16分钟),然后揉圆进行一次发酵,接着分割与整形,再进行二次发酵,最后送入烤箱烘烤并冷却至常温。
四种面粉揉面时间
目前我只有两台配置相近的厨师机,4个面团要分两批来揉制,一次揉2个。需要指出的是,中筋面粉与全麦粉揉出的面筋不如高筋面粉的强韧,只要揉出完全扩展阶段即可,不要执着于薄膜的厚度。此外,不同面粉的揉面时间也有细微差别,比如中筋面粉的揉面时间要稍微缩短,而全麦面粉的揉面时间要稍微延长。无论室温高低,都要通过水温、空调来控制面温在26-28度。
两台厨师机
四种面粉的薄膜
要对比不同吐司之间的高度,制作山型吐司会是更好的选择,我采用了3个小面团和1次擀卷的整形方法。由于不同面粉的酶活性不同,或是面团温度、擀卷手法的细微差别,都会影响到发酵的速度,也就是说4个面团的发酵时间(主要是二次发酵)未必一致,所以我们要按照面团体积和按压回弹情况来判断发酵程度,两种高筋面团发酵至模具的9成高度,中筋面团发酵至模具的8.5成高度,全麦面团发酵至9成高度,所有发酵完成的面团在按压时都轻微回弹。
发酵高度
为了及时烘烤发酵完成的吐司,这里用两台性能相近的风炉烤箱来烘烤。具体来说,就是先用两台烤箱分别烘烤第1批的2个吐司面团(一个烤箱只烤一个吐司),烘烤完成后再接着烘烤第2批的2个吐司面团,这样就能兼顾效率与实验准确性。值得一提的是,我的烘烤方案为160度28分钟,4个吐司的烘烤时间基本保持一致。
两台风炉烘烤
成品对比
将4个吐司烘烤完成后,让它们在晾网上冷却至常温。我将从三个方面进行对比观察,分别是外观、质地、口感。外观包括颜色(较深、中等、较浅)、高度;质地包括切面气孔(从均匀程度和大小程度考虑)、软硬度(柔软、较软、一般)、拉丝程度(差、中等、好);口感则包括断口性(较韧、中等、易断)、风味(香甜味、麦香味、焦香味)。
晾网冷却
颜色可以通过把4个吐司并排放在一起目测比较;高度则可以通过尺子测量吐司的三个峰最高点得出(取平均值);切面气孔可以一目了然;软硬度可以通过按压内部组织来感受;拉丝程度可用手撕开吐司来感受;断口性与风味需要经过品尝进行对比。
尺子测量高度
四种吐司切面
通过按压感受柔软度
拉丝程度
下面以列表的形式,将对比结果展示出来。
四种吐司的对比
全麦粉在这个实验中是特殊的存在,因为全麦粉的用量是300克,而且麸皮颜色较深,无论是高度还是颜色,与其它吐司都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。可以预见,如果全麦粉只用250克,成品的高度会矮更多。
全麦吐司颜色较深
对于测评结果来说,吐司高度或颜色对比相对客观一些,但是像拉丝程度与断口性这种指标,掺杂了个人的主观意见,因此会存在一定的偏差。不过这个实验的目的,只是为了让大家能初步了解每种吐司的特点,至于具体的成品质量,还取决于你的环境、食材、制作水平,甚至是当时的心情。
总结
总体而言,无论是面包店还是家庭烘焙,各自都有不同的需求,制作吐司没有最好的面粉,只有最适合你需求的面粉。
国产高筋面粉的蛋白质含量很高,性价比高。做出的吐司体积最大,柔软拉丝。不足之处是组织韧性过强,导致断口性不够好,可以用10%-20%的低筋面粉替换高筋面粉,这样断口性就会得到改善。
日式高筋面粉的蛋白质含量较高,价格稍贵。做出的吐司体积大,组织细腻,断口性良好。不足之处就是成本略高,可以通过购买大包装来降低成本。
中筋面粉的蛋白质含量一般,价格非常便宜。做出的吐司体积适中,拉丝程度一般,口感在可接受范围内。不足之处就是体积不够大,可以多加10%的面粉量(其它原料也要相应增加),使吐司形状更饱满。
全麦粉的蛋白质含量很高,但干扰面筋的麸皮含量也不低,价格则是有高有低。采用100%全麦粉做出的吐司体积比较小,组织疏松,断口性好,麦香味浓郁,膳食纤维丰富。很明显,不足之处就是体积小、口感粗糙,改进方法有:用30%-50%的高筋面粉替换全麦粉,或者用350克全麦粉制作450克吐司(主要增加体积,适合追求100%全麦的朋友)。
刚出锅的土豆烧鸡腿,色泽鲜亮、肉质软嫩、营养丰富!取出干辣椒、香叶、桂皮、茴香、八角、枸杞等大料备用。准备葱姜蒜。准备大葱、青椒、小米辣。土豆切滚刀块洗净备用。鸡腿切块,锅中加冷水放入鸡腿,中小火慢慢就煮出杂质和骨头中的血水,大概两三分钟,水开即可捞出鸡腿,洗净浮末。锅热放油,油热放入大料、葱姜蒜爆
用料汤圆 80克布丁 80克牛奶 120毫升做法步骤1、多彩汤圆准备好2、锅中水烧开,在把汤圆放下去小火煮3、煮至汤圆熟透,期间要搅拌一下,呈上浮状态就说明可以了4、把汤圆捞起放到杯子里,再放上紫薯布丁,我用的是自制的紫薯布丁(具体做法菜谱里找),没有可用别的替代5、在倒上牛奶或者椰奶也行6、看着爆
早上去我们单位的餐厅吃饭,最爱吃的就是小米粥加豆腐乳,餐厅供给的豆腐乳是王致和的,随吃随取,因为有它,我早上吃饭总是觉得香喷喷,我们同事老张说外面的豆腐乳不行,感觉不卫生,其实这有啥难的,想吃咱就自己做呗。自从供暖后,家里的温度还算凑合,做这个也算讲究个天时地利人和吧。今天把配方分享给大家,所用到的
美食在中国发扬的是如此广大,分的流派也很多,每个人的口味各不相同,有的人喜爱川菜的火爆热闹,有的人喜欢广东菜的清淡,它也足以养人。春天的天气也是比较干燥,这个时候来上一份美味的西洋菜排骨汤就是很好的享受了啊,让人吃一口就喜欢上它了。西洋菜排骨汤这道美食做起来不是很费劲,味道也是很好,而且呢,还有很高
身为“海八珍”之一的鲍鱼,一直都是宴席中的上等佳肴,多产于沿海地区。因此清汤鲍鱼成为河南十大经典名菜之一,很多人会有疑问,中原地区,海鲜怎么会成为经典名菜呢?其实这是大家的认知误区,翻翻历史就知道了,千年之前,鲍鱼在中原就不少见。中国烹饪大师、豫菜大师李志顺说,“北宋以前,中原长期是政治、经济中心,
很多人吃莲子,都想要拔掉中间绿色的心,因为觉得苦,其实莲心是一味药材,清热养神,实乃是夏天良品。今天用莲子还做一道零食,不仅可以化解莲心的苦涩,还能多一份甜蜜。主料:莲子辅料:冰糖、油、淀粉1、生莲子洗净浸泡,凉水下锅,煮十分钟,捞出沥干水分;2、均匀撒上淀粉,让每个莲子都裹上;3、热锅下油,烧至6
网站内容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立即删除!
Copyright © 奇文网 琼ICP备2024040249号-9